在此不断后悔,不断回想的过程中,离婚者也逐渐能够接受两点:
一,离婚的结局也有自己的责任和不当。从而他/她可以不沉溺在对前妻(夫)、对*三者、对上帝、对媒人埋怨和愤怒中。
二,也开始逐渐能够看清楚,那段婚姻中既有自己珍惜的、不愿放弃的各种感受,如被肯定、被接受和生命的统一感,同时,那段婚姻中也有很多双方长期以来都不能忍受的因素,如彼此的控制,用孝顺抹杀爱情,用责任谴责对方,性压抑等等。从而可以不沉溺在对婚姻的怀念和惋惜中。
这种接受性态度的出现,首先是被动地忍受,也就是“随它去”期。离婚者变得心灰意冷、随波逐流。实质上进入了一个隐匿的抑郁状态。
这种状况看起来是接受了离婚这件事情,而不是停留在前面两个时期,成为一个怨妇或者怨夫。
但是此人从此对亲密关系也变得冷漠和拒绝了。
如果进入“随它去”期后不久,离婚者开始观察到自己正在自我沉沦,并且不甘心此生就此在麻木、冷漠中度过。
他/她就会进一步开始进一步反思“离婚”这件事,这一次的转化不仅仅是前面的那种简单的泄愤式的倾诉。
而是精神分析师拜昂所说的的追赶性转化。
追赶性转化一般有三种途径:信仰通道、科学通道、艺术通道。
这个离婚者通过对离婚的反思,较终可能发现:
1)原来离婚这件事情就是展现了佛陀和观世音菩萨不断告诉我们的真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啊;
2)原来离婚这件事情就是呈现了《易经》蕴含的“变易-简易-不易"的易理啊。
刚柔相推而生结婚和离婚这两较,此过程中吉凶悔吝、阴阳转化,无非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所成之失得忧虞,进退动静之象也。
重庆NLP心理学知识分享:核心问题模式
重庆NLP心理学知识分享:核心问题模式
重庆心理学培训机构,NLP教练技术培训公司就到智易德金口财培训学校!
一、导入问题:
如果你的人生是某个问题的答案,那会是什么问题?
如何你的工作、家庭、朋友、健康、快乐是某个问题的答案,那会是什么问题?
二、模式特点
问题推动行为,而问题可以是无意义的
问题可以很快地引导状态
找出一个核心问题,这些是重要、必须、良好,较高框架的问题,他们推动状态、能量、聚焦、注意力、能量和回应。
你作为你的职业、生活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核心问题?
我做的对吗?如果我搞错了怎么办?如果他们不喜欢会怎样?
我是否表现良好?我做的如何?
他们喜欢我吗?接受我吗?认为我了解我谈论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