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1
Figure 1 Reprinted from Introduction to Psychodynamics(Horowitz, 1988).
有关离婚哀悼过程的分期有很多种,其中较明了的一种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
**期:“为什么是我?”期。
*二期:“如果当初……”期。
*三期:“随它去”期。
*四期:“重生”期。
其中**期和*二期,就主要是通过转化性技术。
“为什么是我?”期,离婚者体验到无数的委屈和愤怒。通过倾诉,这些情绪被缕析条分,逐渐明白了几种在离婚哀悼期必须分别重要的感受。
它们分别是:分离、拒绝、抛弃、丧失和崩溃。
分离,准确地说,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个对事实的客观描述。
分离可能带来被拒绝感和被抛弃感,也可能带来悲哀和愤怒,还可能带来放松、解脱和自由的感觉。
离婚时,产生了被拒绝感,是因为,曾经感觉到“被接受感”,尤其是感受到“被完全接受”的感受;
离婚时,产生了被抛弃感,是因为,曾经感觉到了“被收留感”,尤其是感受到了“被无条件收留”的感受。
离婚时,产生了丧失感,是因为,曾经感觉到了“拥有感”,尤其是感受到了“彼此永远拥有”的感受。
离婚时,产生了崩溃感,是因为,曾经感觉到了“完整感”,尤其是感受到了“两个人成立了一个完整家庭”的感受。
离婚者进入“如果当初……”期,就在于通过她或他希望通过后悔,从而能够保留这些当初的感觉,“如果当初我或者他做了……,我和他就可以保留住那些被完全接受、被无条件收留、彼此永远拥有,两个人成立了一个完整家庭的感觉了。”
重庆心理学培训机构与你分享如何面对紧张
重庆心理学培训机构与你分享如何面对紧张
演讲紧张两个时候较严重,**是即将上台前,想象使自己过于紧张,*二是刚刚上台,因为不适应而紧张。这个时候我们采取过很多缓解紧张的方式,比如深呼吸,比如想象自己不紧张,比如目视听众,但这些方法对我有时候恰恰相反,它可能让我更紧张。而我当了解到“允许紧张”这一心法后,我告诉自己可以紧张,允许紧张,甚至拥抱紧张,这时候,我不在和紧张对抗,紧张也不在和我作对。
重庆心理学培训机构与你分享如何面对紧张
为什么要允许紧张呢?
1、紧张是生理反应,当人遇到危险或感知到不安全时,体内会自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会使我们心跳加快、反应敏捷、血液循环加快、出汗等,这些反应实际上非常有利于我们战斗或者逃跑,但对于演讲却增加了紧张的种种表现,而这种紧张是人本能保护自己的反应。
2、很多人都会紧张,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紧张的人绝不是只有我自己,我发现**(李冰冰)、主持人(毕福剑)、老师(老师在给非学生讲课的时候)、**(自己单位或其它单位讲话时)、政治人物(宋楚瑜),都会不同程度的紧张,既然他们的身份、地位、年龄、演讲次数都有优势,至今还有紧张,那么我们普通人就完全可以接受自己的紧张;
3、紧张是重视演讲和听众的一种积极反应,如果我们不重视这次演讲和听众,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讲,不在意结果,那么你不会紧张,但是否能成功就是未知了。我们既然重视听众,我们就会提前紧张,这种紧张有利于我们积极准备、积极投入和更有状态。
所以,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允许紧张,因为紧张是一件正常的事,很多牛人也会紧张,紧张可以有利于我更好的发挥,我可以紧张。甚至当我们一点儿不紧张的时候,我们还要提示自己来一点儿紧张,因为紧张会让我们更有激情和感染力。 重庆心理学培训机构与你分享如何面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