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心理学,学习哪家好?
美国心理学会**马丁·塞利格曼曾谈到,如果用三个字概括当今心理学的现状,他认为是“不够好”。因为大多数心理学家只关注负面元素,比如人为 啥会得抑郁症、如何**抑郁症,却忽略了积极、健康的元素,比如为何有人身无长物却非常满足。于是,他创建了积极心理学流派,致力于发掘人类心理中闪光的 一面。本期,《生命时报》记者专访积极心理学*、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测评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娃·肖恩博士,请她谈谈如何用积极心理学改变我们的心态。
《生命时报》:积极心理学目前在**备受关注,这个心理学新流派倡导的是一种什么理念呢?
伊娃·肖恩:积极心理学关注人们生活中正面、积极的元素,试图找到让人快乐和幸福的要素,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让每个人在面对苦难时更有适应力和主动性,获得希望和动力,从而改善生活状态和心态,获取幸福。
《生命时报》:那是不是说,积极心理学比传统心理学更能帮助我们呢?
伊娃·肖恩:这并不是说传统的病理心理学是过时的、无用的。在我看来,传统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就像是阴和阳,两者可以和谐共存、相互促进。一方面,在出现心理问题、患上心理疾病时积极寻求**;另一方面,还要朝幸福和快乐的目标不断努力。
《生命时报》:在积极心理学家看来,快乐和幸福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伊 娃·肖恩:在积极心理学中,我们说有3个层面的幸福。**种叫“愉悦的快乐”,也就是感官上的快乐,比如吃到美食、闻到香味、听到美妙的音乐等。*二种叫 “好日子的快乐”,具体指的是“我运用自己的人**量获取了什么”,比如拥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让自己废寝忘食的爱好等。*三种快乐叫“有意义的 人生”,核心是贡献,比如“我对别人有何帮助,对世界有什么正面影响和贡献”。在此基础上,我认为,一些细微的想法和态度就能帮我们获得快乐,比如时常抱 着感恩心和同情心对待他人。
《生命时报》:在咨询生涯中,您觉得让来访者不快乐的原因有哪些?
伊娃·肖恩:焦虑是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会时常体会到焦虑,比如针对不确定因素的焦虑以及因某些改变所诱发的焦虑等。此外,亲密关系中的矛盾冲突、缺失家人或朋友的支持以及罹患疾病,都是常见的不快乐因素。
《生命时报》:我们该怎样帮助不快乐的人?举个例子说,假如有人因为没钱而不快乐,您会如何开导他?
伊 娃·肖恩:积极心理学鼓励我们发现积极的元素,并运用正面思维带来的希望和动力应对挑战。对于因没钱而不快乐者,我会帮他认识到,虽然他正在做的事还没有 带来充足的金钱回报,没能满足物质需要,但这件事或许很有意义,值得被肯定,以此赋予他信心和动力,在解决问题时充满希望,更有毅力。再比如,有人因被上 司批评而烦恼,应该思考从中能学到什么,今后该如何改进,同时要尽力避免自责、自卑,而要意识到,人人都会犯错。这么想,就能将挫折转化为动力。
在此不断后悔,不断回想的过程中,离婚者也逐渐能够接受两点:
一,离婚的结局也有自己的责任和不当。从而他/她可以不沉溺在对前妻(夫)、对*三者、对上帝、对媒人埋怨和愤怒中。
二,也开始逐渐能够看清楚,那段婚姻中既有自己珍惜的、不愿放弃的各种感受,如被肯定、被接受和生命的统一感,同时,那段婚姻中也有很多双方长期以来都不能忍受的因素,如彼此的控制,用孝顺抹杀爱情,用责任谴责对方,性压抑等等。从而可以不沉溺在对婚姻的怀念和惋惜中。
这种接受性态度的出现,首先是被动地忍受,也就是“随它去”期。离婚者变得心灰意冷、随波逐流。实质上进入了一个隐匿的抑郁状态。
这种状况看起来是接受了离婚这件事情,而不是停留在前面两个时期,成为一个怨妇或者怨夫。
但是此人从此对亲密关系也变得冷漠和拒绝了。
如果进入“随它去”期后不久,离婚者开始观察到自己正在自我沉沦,并且不甘心此生就此在麻木、冷漠中度过。
他/她就会进一步开始进一步反思“离婚”这件事,这一次的转化不仅仅是前面的那种简单的泄愤式的倾诉。
而是精神分析师拜昂所说的的追赶性转化。
追赶性转化一般有三种途径:信仰通道、科学通道、艺术通道。
这个离婚者通过对离婚的反思,较终可能发现:
1)原来离婚这件事情就是展现了佛陀和观世音菩萨不断告诉我们的真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啊;
2)原来离婚这件事情就是呈现了《易经》蕴含的“变易-简易-不易"的易理啊。
刚柔相推而生结婚和离婚这两较,此过程中吉凶悔吝、阴阳转化,无非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所成之失得忧虞,进退动静之象也。